西域,位于亚欧大陆的内陆腹地,邻近中亚西部、南亚、西亚地区,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驿站。该地区远离海洋,属于封闭的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十分寒冷。为了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这个地区的人们几乎都是食肉饮酪吃青稞以增加身体的抗寒能力。
然而,肉吃多了容易得高血脂,青稞吃多了容易上火,这要怎么办呢?聪明的西域人发现了饮茶可以提神醒目、驱腻消食、强身健体。据《格致镜原》卷二十一中记载:“茶之为物,西戎、吐蕃古今皆仰给之,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是山林草木之叶而关系国家大经。”可见,茶是西域地区的少数民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的物品。那么,西域茶文化是什么时候发展起来的呢?答案是中唐时期。
据《汉藏史集》记载:“在吐蕃国王都松莽布支亦称龙朗楚吉杰波的时期,出现了以前未曾有过的犹如天界甘露般的茶叶和茶碗”。此外,该书还概述了“茶叶和碗在吐蕃出现的故事”。
国王都松莽布支得了一场重病,由于当时吐蕃没有精通医学的医生,国王的病没法治疗,只能靠调理来缓和病情。某天,国王静心休养的时候,飞来了一只小鸟。小鸟口中衔着一把树枝,枝上有几片叶子。国王摘下树叶的尖稍放入口中品尝,顿觉清香异常。他把树叶放入水中煮沸,煮好的水顿时成了上好饮料。于是,国王召集众大臣及百姓,表明自己对其他东西都没有兴趣了,唯独想喝小鸟携带的树叶制成的饮料,并许诺只要有人能找到此树叶,必有重赏。宫中一大臣跋山涉水到汉地,他在汉地的一个密林里找到国王说的那种树。于是,大臣把树枝带回了国,带到国王面前。自从有了树叶制成的饮料后,国王的病很快就好了。后来,吐蕃使臣将汉地造碗的工匠请来,按国王的吩咐制成吐蕃叫作兴寿的各种碗。这就是茶叶和碗最初在吐蕃出现的情形。
可见,吐蕃国王都松莽布支在位时间,即676-704年的中唐时期,茶文化在吐蕃已有一定的发展。
此外,中唐时期,饮茶之风兴盛。唐朝为了睦邻友好常常和回纥、吐蕃进行和亲,把唐朝的公主嫁到回纥、吐蕃去。公主嫁到回纥、吐蕃去的时候,会带着唐朝赠予吐蕃的礼物,如金玉告身文书、经史典籍、种种金玉饰、先进的生产技术、食物的烹调方法、饮料的配方等。此外,据《西藏王统记》记载文成公主人藏时得知藏地无蔓菁,“遂携蔓菁种子,复造车舆,置觉阿释迦像于其上”而入吐蕃。可见,公主和亲的时候不仅会为回纥、吐蕃带去生产资料,还有相当多的生活资料,其中应该就有和茶文化相关的资料。
因此,虽然没有确切的证据,我们依然认为西域茶文化是在中唐时期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