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静”是禅和茶在境界上的统一追求,那么顿悟便是禅和茶在精神层面上的统一。为什么这么说呢?
对于禅而言,是需要“悟”的。佛学认为无论你的学识有多好,地位有多高,只有“悟道”,才能“得道”。
而对于茶而言,也是需要“悟”的。同是茶,不同的人可以得出不同的感悟。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晚起》中说:“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庸懒还自哂,快活亦谁知。”他从茶中悟出了生活的乐趣。而诗僧皎然则从茶中悟出了“意境说”。诗僧皎然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一诗中云:“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需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而真,唯有丹丘得如此。”他在对茶的一饮、二饮、三饮中一次次的提升境界,最后忘却了所有的烦恼。
关于顿悟是禅和茶在精神层面上的统一这个说法,若是你还有怀疑,且听我再给你讲个和唐朝赵州禅师的“吃茶去”有关的故事。说到这赵州禅师,他是个极其爱茶的人,他认为吃茶能帮助学人明心见性。宋代《古尊宿语录》中记载:“师问二新到:‘上座曾到此间否?’云:‘不曾到。’师云:‘吃茶去。’又问那一人:‘曾到此间否?’云:‘曾到。’师云:‘吃茶去。’院主问:‘和尚,不曾到教伊吃茶去即且置,曾到为什么教伊吃茶去?’师云:‘院主!’院主应诺,师云:‘吃茶去。’”
故事里赵州禅师对众人问题的回答都是“吃茶去”,看似没有回答问题,实际上却道出了佛法的精妙之处。所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世事的答案从来都是从无到有的,赵州禅师一句“吃茶去”其实是让众人通过饮茶顿悟,自己去寻找所求的答案。这正体现了佛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道理。
因此,我们说,禅需要顿悟,饮茶有助于顿悟,禅和茶在精神层面上的统一便是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