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巴蜀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饮茶风俗沿长江中下游流传开来。魏晋南北朝时,在江南,包括东南沿海,饮茶之风在世族士族中日盛,成为社会活动的一种媒介。在这种风气感染下,永嘉之乱后,从北方南渡的豪门士族也有不少喜好饮茶。
史载,三国东吴的韦昭,吴郡云阳。少好学,善文章,著有《孝经注》、《论语注》、《国语注》等书。东吴末帝孙皓在位时,封高陵亭侯,迁中坊仆射,后为侍中,尝邻左国史。也许长期生活在江南,他喜饮茶,却不善喝酒。偏偏遇上孙皓在位16年,常宴饮群臣,不醉无归。而且,还找来黄门郎10人,作为宴会监酒司过;宴罢,令各奏其过,以朝谑公卿,举发私短为欢。酒量不过三升的韦昭,参加宴饮时,偷偷以茶代酒。结果,孙皓以不奉诏命,于凤凰二年(273年)收韦昭入狱。
这种待人之道,容人之量,可见王导历仕元、明、成三帝,廿多年间,能够领导南迁士族,联合江南士族,稳定东晋在南方的统治,自有过人之处。茶饮,一种日常的生活方式,既平常又普通,却可窥魏晋风度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