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您可能感兴趣的项目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19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您所在的位置: 3158茶叶网 > 名茶 > 黑茶 > 黑茶工艺 > 古代张家口茶马互市与张库大道(茶叶之路)之刍议

古代张家口茶马互市与张库大道(茶叶之路)之刍议

古代张家口茶马互市与张库大道(茶叶之路)之刍议一、张库大道(茶叶之路)概念张库大道,在古时既被称作草原丝绸之路,又被称作草原茶叶之路。关于这条茶叶之路的形成背景有二种说法张库大道,在古时既被称作草原丝绸之路,又被称作草原茶叶之路。关于这

一、张库大道(茶叶之路)概念

张库大道,在古时既被称作“草原丝绸之路”,又被称作“草原茶叶之路”。关于这条茶叶之路的形成背景有二种说法——张库大道,在古时既被称作“草原丝绸之路”,又被称作“草原茶叶之路”。关于这条茶叶之路的形成背景有二种说法——

一是由于元朝的贸易起初是控制在官府、官僚、遗族和色目人的手里,但在元朝统一货币后(主要发行了以银为本位的“中统宝钞”“至元宝钞”),为了活跃经济,促进蒙汉商贸活动的开展,同时也为草原输送生产、生活物资,朝廷把中原的物资大多集中到北京,然后运抵宣府张家口一带,最后通过官马大道运向草原。《河北省公路史志资料》载:“张库大道历史悠久,早在元代,便辟为驿路,明清两代又辟为官马大道。当时运送物资所走路线,多依驿站。这运输物资的驿路、官马大道就是后来张库大道。”

二是李桂仁著《明清时代我国北方的国际运输线——张库商道》中说:“这条商道作为贸易之途,大约在汉唐时代就已经开始。出现茶的贸易,大约不晚于宋元时代”。

确切地说,无论茶叶之路历史有多悠久,但在这条路上的茶叶贸易却主要集中在明清两代。张库大道,其前身首先是驿路,其次是官马大道,最后由福建茶叶首先在张家口通关后才是张库大道的开始。从此,这是一条负载茶叶贸易往来和厚重历史的道路拉开了伟大的序幕。

从广义上来定义张库大道(草原茶叶之路)——“十七世纪的中亚草原顽强地延伸着一条从中国武夷山至俄国圣彼得堡的贸易之路,这就是著名的草原茶叶之路。”还有一种说法是在恰克图博物馆得到证实,从挂在博物馆墙上的“茶叶之路”线路图来看,标注的起点是从武汉走水路进入上海、天津,再从北京到张家口,进入蒙古国乌兰巴托(库伦)、俄罗斯恰克图、莫斯科,终点到英国伦敦。

从狭义上来定义张库大道(草原茶叶之路)——茶叶之路先将两国连接后通向第三国,是从塞外重镇张家口大境门(起点)出发,通往蒙古国库伦(今乌兰巴托),并延伸的俄罗斯恰克图(终点)的贸易之路。这条茶叶之路也被称作为“张库恰国际商道”。

而张库大道能够从库伦延伸至恰克图乃至莫斯科的直接原因,是清政府在1728年6月与俄罗斯在恰克图签订了《恰克图条约》,划定两国以恰克图为界,旧城归俄罗斯。于是在1730年(雍正八年)清政府为边境贸易,在恰克图中方边境兴建“买卖城”,这样在恰克图出现新旧两市,北市旧城叫恰克图,归俄罗斯所有,南市新城叫“买卖城”,归中国商户居住。

蒙俄边境当年“买卖城”的地方。俄罗斯恰克图边境买卖城遗址。

如果按照一条完整的线路来定论茶叶之路起始,那么,起点应在福建武夷山;终点应在莫斯科;重点在张库大道(草原茶叶之路)。三百多年前,中国商人将福建武夷山的“川”字牌茶叶通过张库大道运到莫斯科,再从莫斯科经圣彼得堡运到英国伦敦。1689年,清政府在俄尼布楚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虽然是边界条约,但条约第五条规定:两国人带有往来文票(护照)的,允许其边境贸易。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张库大道的茶叶贸易才真正开始影响了俄罗斯。此后,也就出现了在1692年俄罗斯伊台斯商队从莫斯科出发通过张库大道来到中国进行贸易。张库大道一直被蒙古国和俄罗斯人称之为“茶叶之路”。不管以何种叫法,都因为正是这条道路将三国人民的友谊串联在一起,并且用不同的方法表达对生活美好和友谊的共鸣。

毋庸置疑,张库大道的历史在恰克图、在莫斯科得到了更加完美的延续。而张家口的特殊地理位置对整个“草原茶叶之路”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商贸节点功能。正是因为张库大道的重要性,对张家口、库伦(乌兰巴托)乃至恰克图的城市发展和城市功能完善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张家口“茶马互市”由来与运作

相对于西南的茶马互市,作为长城南北聚焦的张家口“茶马互市”出现,则是在明代中后期,开设时间较晚。张家口是张库大道上的贸易集散地。相对于西南的茶马互市,作为长城南北聚焦的张家口“茶马互市”出现,则是在明代中后期,开设时间较晚。张家口是张库大道上的贸易集散地。应该说,张家口的“茶马互市”是和张库大道同步兴旺起来的,贸易高峰期大抵都在明清时期。张家口“茶马互市”的贸易形式主要为官市贸易,但同时在民间存在着私下互市行为,也称黑市交易。从某种意义上分析,张家口大境门、小镜门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茶叶之路和茶马互市中进关和出关的货物从宣府通关而筑。

张家口大境门内关帝庙前茶叶交易市场。茶叶用车马运输,至张家口或者归化(今呼和浩特)后,再换骆驼运至库伦、恰克。

相几百年来,蒙古人就是通过张家口与汉民族共同铺陈出茶马互市的悲欢而又精彩的故事。当年在张家口的大、小境门,随处可见朝贡的蒙古商队。有时行进在张库大道上进京朝贡的商队,人数多达二三千人,携带的贡马和各种皮张数以万计。据不完全统计,蒙古各部派遣的贡使和商队,明代大约800余次,甚至形成了前团未归、后团踵至的“繁荣”景象。至今在张家口东太平山岩壁上“蒙海朝贡”石刻,足以见证朝贡贸易的真实情景。

隆庆五年(1571年),明穆宗下诏封俺答汗为顺义王。至此,长城沿线出现了“六十年来,塞上物阜民安,商家?辏,无异于中原”,以张家口为例,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张家口大境门以西,近十里的商号店铺鳞次栉比。

对于张家口而言,茶马互市既是长城和平文化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国茶文化历史的点睛之笔。到了清朝,天下商旅云集在张家口,大、小境门,门门顺开,驼队、汗板车又奔走在“张库大道”上。

三、张家口茶马互市与张库大道形象之门——大境门河北历史名门大境门,是见证茶叶之路的大门。

河北历史名门大境门,是见证茶叶之路由盛到衰变化的大门。历史上,从张家口人打开了万里长城第一门开始,一条由茶而踏出的张库大道便与大境门紧紧道连在一起。大境门作为茶叶之路上打开的一座城门,却为张库大道谱写了蒙汉和谐的和平的乐章。由“门”看“道”,看到了张库大道无数震撼人心的事件;由“道”看 “门”,看到了张库大道无数鲜活的历史人物。

大境门慷慨悲歌的历史缘于捍卫国门尊严,缘于蒙汉民族交融的血脉,缘于探索以茶贸易的坚强意志与民族和谐。说实在,大境门没有嘉峪关的名气,也没有山海关显赫,甚至还缺少了某种霸气,但它作为万里长城第一门,其内在精神却显得那样的气壮山河,令人肃然起敬。正是这种不屈不饶的气质,才演绎出生生不息的“茶马互市”历史活剧,铺递出代代相传的“草原茶叶之路”——“欧亚大陆桥”。

当年,“旅蒙商” 赶着驼队或老倌车队走在茶叶之路上,先聚集在大境门周围,然后一声令下,开始“出拔子”(当时的叫法)沿大境门西沟至张北旱淖坝进发。驼队和车队有一个习惯名称叫“货房子”。“货房子”由一个掌柜和领房带领,雇有三四名保镖护卫,每顶房子约有二十几名驼工和伙计,一路上管理150峰骆驼。茶叶之路兴盛时,每年有十几万骆驼跋涉在慢慢的张库大道上。从张家口大境门出发后,这些驼队根据沿途商品贸易需要,有的需要到达库伦(乌兰巴托),有的需要到达恰克图,有的需要到达乌兰乌德后,返回路径大多选择在二连浩特南下至察哈尔右翼后旗,经商都至尚义返回张家口大境门。

大境门不仅是运茶之门,也是运兵之门,更是文化交流之门。在大清时期,作为军事重镇的张家口大境门,要想把茶叶运输通过此门,其茶叶贸易的关税远比其它关口要高一半,这也直接导致张家口附近“黑市”猖獗。即便如此,茶商还是选择了由京城到大境门通向草原最为便捷之道。

大境门的历史只有三百六十多年,大境门作为万里长城一道大门的宝贵文化遗产,是茶叶之路的财富之门,是民族文化交融的魂魄所在。穿过历史的时光隧道看现在,大境门从没有停息向人们述说边关贸易抑或是茶叶之路上的悲欢离合、更迭变迁,求证着它应有的历史地位。从即将开始的重走茶叶之路,大境门早已敞开热情的双臂,再次证明它的历史价值。

四、张家口三娘子庙及其蒙汉民族团结

在漫长的茶叶之路上,人们至今还始终记得一个人的名字,那就是为开启茶马互市和草原茶叶之路作出贡献的“三娘子”。

在漫长的茶叶之路上,人们至今还始终记得一个人的名字,那就是为开启茶马互市和张库大道作出贡献的“三娘子”。她的名字,她的业绩在蒙、藏、汉各民族中久久传诵,人们敬仰她,怀念她。

在张家口来远堡内有“三娘子庙”,庙内供奉的是“忠顺夫人”三娘子(1550-1612年)。三娘子性格豪爽,胸襟开阔,文武双全,是明代蒙古的一位杰出女首领,晚年的俺答汗,身体渐弱多病,事无巨细,多亏具有卓越的政治远见三娘子担当重任,明智裁决一切事务,深受蒙汉人民的喜爱和明朝政府的信任。

三娘子主政以来,始终主张与明廷保持友好贸易关系,远离战争,使得张库大道得以畅通和茶马互市得以交易。这期间虽然明廷因出现了一些问题阻断了张库大道和茶马互市的交易,但都因三娘子在紧急关头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与此同时,三娘子为了积极的维护与明朝的友好和贡市关系,使蒙汉人民可以自由贸易,力争向朝廷陈述情况,表达了重新恢复茶马互市和开放茶叶之路的心愿,更希望“旅蒙商”重新回归到张库大道上来,恢复经营,加深友情。也正因为三娘子的诚意,终于使得张家口大境门外的茶马互市重又迎来往日的喧嚣,也使张库大道重新响起了那久违而又熟悉的驼铃声。

三娘子对张库大道关注有加,亲临张家口,目睹张库大道起点繁荣景象以及茶马互市贸易情景,与蒙、汉人民同饮同食。

在塞外草原上执政三十多年的三娘子,秉持民族团结和民族利益的精神,不仅得到了当地蒙古族人民的认可和拥戴,也在张库大道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对蒙古和汉民族友好关系的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清代茶叶之路出入张家口大小境门规定。

五、张家口的“口商”与茶叶之路

自各地的商人云集在大境门周围开展蒙汉贸易时,落户张家口繁衍,最后均与张家口本地商人一起形成了面向茶叶之路上一个独特的商业群体。

在库伦大??东营子(今乌兰巴托一区)是当年来往于茶叶之路上“口商”的交易场所。当时在张家口,来自各地的商人云集在大境门周围开展蒙汉贸易时,落户张家口繁衍,最后均与张家口本地商人一起形成了面向茶叶之路上一个独特的商业群体。

狭义概念上的草原茶叶之路起点在长城关口张家口,大境门又恰恰是一个“口”,是货物进出的“口岸”,由此,人们习惯上把在此经商人群称为“口商”。到此经营茶叶或其它货物者为“走东口”,沿着茶叶之路外出经营茶叶或其它货物者为“跑外口”。当“跑外口”的口商沿张库大道行进到终点库伦时,一部分口商就留下来在库伦北面的小山丘下与当地蒙古部落进行商贸活动,另一部分口商则继续北上到恰克图南城“买卖城”进行商贸活动,更有一小部分口商继续前行到俄国圣彼得堡、莫斯科。

在恰克图从事对俄贸易的商家中,经营历史最长、规模最大者,首推山西榆次常家。常万达父亲在张家口开办大德玉杂货店后发迹。自常万达从乾隆年间从事对俄贸易开始,子孙相继,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七朝皇帝,沿袭近200年,已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张家口人。”常万达第十八代后人常忠武说“我的祖辈鼎盛之际有员工数千、骆驼上万峰,开辟茶路并独占中俄茶叶贸易四成,是乾隆年间当之无愧的‘全国第一富商’、万里茶路上的 ‘最牛家族’。”成为恰克图的第一号口商。直到清同治年间,在张家口的山西籍商人生意渐淡下来。

原因是自江汉关通商以后,俄商在汉口开设洋行,将红茶、砖茶装入轮船,自汉运津,由津运俄,运费省俭,所运日多,遂将山西商人生意占去三分之二。也就是说,原本由“东口”张家口出关的茶叶改成“西口” (杀虎口)进入蒙古,原本由“东口”张家口至恰克图的茶叶,改由水路到俄罗斯,从此,在张家口的山西籍商人中,其三分之二生意被“抢占”。到了光绪年间,经张家口出关沿张库大道至恰克图的茶叶变得越来越少。一部分茶是经水路到俄罗斯阿叠萨,一部分茶经陆路张库大道到恰克图。

停留在库伦的口商们开始渐渐适应当地的环境,就成了在这里定居者,居住地也逐渐形成了非常难得的一条街。口商中又以张家口阳原、怀安、万全、蔚县的人为多,所以在库伦口商的居住地被人们称作为“阳原街”,而蒙古人把这的是这条街称之为“召艾勒”(意思是富裕的地方),但现在生活在这里的张家口人更愿意把它叫做“阳原街”。

至今在乌兰巴托离阳原街不远的山坡上有一片华人墓地,据资料记载有近千华人就埋在这里。阳原街的历史告诉我们,它见证了沿着张库大道(茶叶之路)而来的汉民客商以乡音、习俗为特点的社会归属;华人墓的历史对我们诉说,当年沿着张库大道而来的人群,参与缔造了传奇与神话的茶叶之路又在他们的后代得以延续。虽然,茶叶之路在历史的风尘中已经消逝,但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以及蒙汉人民的情谊却永远留在世人心中。

六、重走茶叶之路的意义

重走茶叶之路是一次崭新的实践,是发掘,更是拯救;是缅怀前人,也是唤醒今人用实际行动来诠释中国茶文化的伟大复兴,更是对中国茶文化精神的凝炼和提升。

如果说,张家口大境门曾将边界的、文化的、自然的、民俗的、地理的、语言的脉络划分,那么,茶马互市、茶叶之路又将这些东西凝聚,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人类宝贵的自然和人文遗产。张库大道(茶叶之路),记录了中外茶叶贸易的风雨沧桑,显示了中国先商的勤劳和智慧。不仅成为世界茶文化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中蒙俄三国共同的文化遗产。

从现实角度来看,张库大道可以说是一条普通的大道,然而,朴实无华、孤树一帜的茶叶之路却有着深沉而厚重的文化内涵。三百多年前,张库大道作为茶叶之路上的重要商贸符号,成为连接中蒙俄友谊的纽带。今天,沉淀的历史已经凝结、演化为一种文化。草原茶叶之路更成为了张库大道的一种荣耀,成为了大境门和张家口的骄傲。

当年,中蒙俄三国的一批又一批驼队从南到北,载着中国的茶叶在茫茫的草原上踏出一条伸向欧洲的茶叶之路,今天,一百二十驼峰载着中国的茶叶,再次行进在当年那条波澜壮阔的茶叶之路上,从一个大洲运送到另一个大洲,把东方文明又一次播撒在茶叶之路上,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茶叶和中国茶文化。三百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茶叶之路没有停顿,多元文化融合和文化互动仍在延伸,张库大道没有中断,不是吗?

重走茶叶之路是一次崭新的实践,是发掘,更是拯救;是缅怀前人,也是唤醒今人用实际行动来诠释中国茶文化的伟大复兴,更是对中国茶文化精神的凝炼和提升。透过重走茶叶之路的活动,完成中国茶文化一次突破性的创新之旅,藉此平台,努力打造中蒙俄茶叶之路上的黄金旅游线路,沿“茶叶之路” 建设经济走廊。

这一路走来,需要我们在旅途中发现,也需要我们在发现中感悟,更需要我们在感悟中感动;这一路走来,从感受康保非物质遗产“东路二人台”,化德“塞上服装城”,镶黄旗“清朝皇家牧场”、“金国守阵”文明遗址,到感悟依然留在心中的苏尼特右旗“德王府”,二连浩特的“伊林驿站”、“恐龙遗址”,再去欣赏有“道路之门”之称的边陲小镇扎门乌德,追寻昔日赛音山达风土人情,直至领略浓郁花园风貌的现代城市乌兰巴托和年轻美貌城市乔伊尔…… 使得这次重走茶叶之路处处充满浓浓情谊,成为以茶为媒的友谊之旅。

也许这一切,正是我们重走茶叶之路的真实意义!


责任编辑:冉冉

创业指南茶叶市场茶叶文化

关于我们 | 旗下业务 | 品牌优势 | 服务介绍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查看留言 | 诚信315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