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鼻子师傅本还担心皇叔爷不赏脸,闻言大喜,立即从竹箱中拿出两只粗瓷海碗,放在桌上,撮了些许新茶放在碗中,然后又从箱里取出小炉和一瓶山溪水,对皇叔揖道:“请皇叔少待!”说着麻利地在院中点火煮起茶来。
不一会壶中水沸,大鼻子师傅拎起瓷壶,对准碗中茶叶冲了下去,只见扁平的茶叶霎时在水中翻滚打旋,随即片片舒展,如翠叶悬空直立于水中,展显出嫩绿的本色,一股清香也如遥山吹来,令人心旷神怡。只听大鼻子师傅说:“皇叔爷,这就是我等乡下人喝的茶,虽然粗疏简直,但茶的色味全在其中,一点儿不曾缺失”,见皇叔听得十分专注,又道:“待水稍温,就可以饮了!”
赵伯驹从来没有见过冲泡后还能重回绿色并保持原有形状的茶叶,心中已觉大妙,稍待水温就捧了海碗呷了一口,闭目回味了一下,只觉得一股幽香直冲脑门,真似醍醐灌顶,拨开十千魔障,又连呷了几口,睁眼笑道:“大妙大妙!”少顷又问这茶有何名字,大鼻子师傅说:“难得皇叔爷高看,这乡人土货以前谁会看上眼?也不知传了多少代,至今还没有个名目哩!”叹一声,忽又兴冲冲说:“要不请皇叔爷给它取个好名字,也让我乡下人永世感念你的恩德!”赵伯驹笑着连连摇手,说:“这哪里是我该取的名?”想着想着,心里有了主意,说:“这样,再过几天,我就要回去,不如路上拐个弯,你陪我去产茶地桐庐天尊山看看,捎些新茶,带回京城,……至于给它取名的事,我想只要茶好,总该会有佳名的!”
数日后,赵伯驹由大鼻子师傅陪着,带了几名仆人乘船经分水到了桐庐魏丰爬上天尊山看了茶园,访问了当地几位老农,买了几斤新茶,然后在桐庐雇船直下临安。
宋高宗对堂侄赵伯驹兄弟始终给予优厚的待遇,允许他们随时入宫觐见。端午节那天,宫中按例举行端阳午宴,赵伯驹奉召入宫,到后宫澄碧堂观赏石榴花,宋高宗问他在径山寺有何听闻,赵伯驹就将土茶献上,将自己的品尝经验与评品一一禀报。高宗听罢大喜,当即令翰林司药童取水煮茶,分赐在座诸人。赵伯驹见龙颜大悦,又说起山民为茶求赐佳名一事。高宗笑道:“此种新茶炒制简便而香味清纯,形色亦妙,虽属山民无奈之作,较之茶饼烘制之繁,烹煮之烦,不知省却多少心力!而人心趋简厌烦,喜真拒饰,谁知不为后世茶事正宗?故可令诸学士为其撰一佳名来呈”。后来据说取名为“天尊御茶”报高宗准允,成为南宋宫廷的御用之茶。而这种用沸水泡茶,即饮、不加它物的饮茶法,到了元代果然成了饮茶正道,沿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