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茶味香,字形美,品茶赏字相得益彰。茶道与书道是老百姓最为熟悉的艺术形式。从古至今,以茶为题材的作品更是享誉中外。饮一杯好茶,赏两幅好字,以平常之心从容面对生活,自然会生出一种怡然自得的心境。
田伯平墨笔写茶,茶沁墨香,将自古以来人们对书道与茶道的追求提升到茶墨载道、探寻真一的境界。田伯平有着“嗜墨才子”和“中国写茶第一人”的美誉,是一位多才多艺而又平易近人的艺术家。他不但“嗜翰墨、通六艺”,而且为人温润如玉、淡泊似茶。田伯平的书法书势端庄,运笔流畅,沉静秀雅,姿态多变,充溢着天真飘逸的艺术魅力,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之美。
这次写茶书法展中的作品全是和茶有关的。无论是陆羽的《茶经》,还是唐宋的茶诗,甚至是书法家自编的《贯口说茶》,都让我们徜徉于茶香墨艺的艺术世界之中。本次展览,田伯平书写的2011个姿态迥异的茶字,代表了他对2011年中国茶事兴旺的祝福和期待。
从各种不同的字体中,我们可以品味到各种不同的茶性:清新俊秀的楷书犹如一杯淡雅的绿茶、古朴厚重的隶书似一口浓浓的普洱、婉约平稳的宋体像一壶清香的花茶、遒劲刚毅的魏碑堪比那刚烈的大红袍、率性奔放的行书映射出铁观音的卓尔不群、富贵收敛的瘦金体好似平和的白茶……不同人都能从田伯平书写的不同字体中品味到不同的茶香,从而共同体会到茶的文化底蕴,感悟茶的玄妙禅机。
最令人惊奇的还要数田伯平自己创作的《贯口说茶》。中国的茶有多少种?恐怕很少有人能说得出来。田伯平借相声界中常用的表现形式“贯口”,一气呵成地把中国各种各样的茶数了个清楚。这不仅考验了田伯平的书法,也是他对茶文化的理解表达的过程,彰显了田伯平深厚的才学智慧。
此外,展品中还有书写古代文人墨客的茶诗。像李白的“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荡气回肠,如饮普洱;苏轼的茶回文诗“红培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雅致淡然,宛如小酌花茶。数不清的好诗佳作与不同风情的茶香茶性相映生辉。田伯平在中国浩如烟海的诗歌海洋中撷取不同时期、不同诗人的茶诗,把茶、书法、历代茶诗结合在一起,为本次书法展赋予了悠远的历史文化纵深感,让今人和古人一起共同感受茶文化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