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喝茶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四川发现的一份汉朝契约里,就写明去市场买茶、为主人煮茶、清洗茶具等僮仆分内的职责。
在四川,距离成都一百多公里的雅安,有一座蒙顶山。相传,两千年前的西汉时期,一个叫吴理真的人在这蒙顶山上种下七株茶树。后人在吴理真种茶树的地方建了一座茶园,取名“皇茶园”。“扬子江心水,蒙上顶上茶”,成为好茶沏好水的象征。
现今的手工黄茶蒙顶黄芽,几近失传。之所以会的人少,主要是由于它工艺繁琐,选料精细,费时费力,原料来得极其珍贵。很多茶人会把这来之不易的茶青做成受欢迎的绿茶,而很少去做不那么漂亮的黄茶。黄茶制作考究,稍不留神就功亏一篑。做茶的火候,必须恰到好处,即使最有经验的老师傅,也难保每次都成功。
黄茶杀青的温度,一般在一百六十度以上。第一道杀青,主要是去掉鲜叶的青草味,使其焕发出芳香味。茶叶要在高温的铁锅内用手翻炒四五分钟,脱水、杀青。用双手在锅内翻炒茶叶,一不留神就会被烫伤。从明朝开始做炒青茶的时候,就是这种手法了。茶叶是有灵性的,茶人用心去炒制了,才能感觉到茶叶的灵魂在锅内翻腾。
黄茶的发酵,主要是靠闷黄,这样它的发酵程度不会超过百分之十,保留其最大限度的自然原味。每做完一锅起来,要用草纸把它们包起来。为啥用草纸而不是其他纸或布料呢?纸是透气的,在包的时候不会把茶闷坏。如果用其他的布,可能就会对茶有影响,因为茶是吸味的。草纸包茶从古代一路沿袭下来,其实人们并不十分清楚真正原理是什么,但是它的味道、色泽就是比其他材料包的好得多,所以仍然沿用至今。这也是古代茶人神奇的地方。
黄茶,是一种分寸感极强的茶,既保持了绿茶的鲜香,又多了一份柔和的特质,也是一道含蓄内敛的茶。茶叶发酵三十六个小时后再烘焙,如此制作出来的黄茶,黄叶黄汤。同绿茶想比,轻微发酵的黄茶,口感更加温厚平和。这对肠胃清寒的人,尤其适宜。
做人如茶啊,我们泡一杯茶,起始茶叶都浮在面上,随着水的浸润融合,逐渐沉入杯底。人不就是这样的吗,开始不成熟的时候,都是浮在面上的,但是随着知识的增加、社会阅历的增加,渐渐地你就沉下去了,回归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