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自诞生以来便是和儒文化相融的。对茶道稍微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茶道强调的是茶对人格自我完善的重要性,儒家则认为饮茶可以使人清醒,更可以使人自省、养廉、修身、修德。那么,茶是如何体现儒家的人格思想的呢?
首先,茶本身所具有的“君子性”符合儒文化中追求完善人格的要求。因为茶性温,喝茶不仅可以使人清醒,还可以祛病健身。茶对人来说,可谓是有百利而无一弊,一如“君子”一般。
其次,茶历来被当做是人间纯洁的象征,它从采摘到烘焙到烹煮取饮都要求十分洁净。因此,人们常说茶德似人德。这和儒文化中要求人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相符合。
再次,茶作为清香、绝尘、高洁、优雅之物,它符合儒文化中对“雅”的追求。因为,饮茶自身便是一种高雅的行为,而饮茶时深邃、清心、宁神的过程更是一个精神调节和自我修养过程,是灵魂的净化过程。
最后,茶的清心、淡泊与儒学中所蕴含的积极的、济世的乐观精神像符合。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奉行的都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学思想。然而,理想与现实往往相去甚远。中国文人常常在迫不得已中放弃“学而优则仕”的参政之路转向“退而求其次”的归隐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茶所代表的清心、淡泊恰恰符合中国文人的这种心态,符合他们对纯净深远、空灵的意境的追求。白居易正是如此,生逢乱世的他,常以茶宣泄沉郁,以茶可浇开胸中的块垒。他在《何处堪避暑》中写道:“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从心到百骸,无一不自由”,“虽被世间笑,终无身外忧”;又在《琴茶》诗中云:“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读书茶来老更闲。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白居易以琴茶自娱,与琴茶相伴,并进而以琴茶表明了自己追寻的是“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人格之美。
以上便是茶和儒家人格思想的关系,这仅仅是茶道和儒文化那千丝万缕的关系中的冰山一角。如今,茶道和儒文化早已融入了中国人的灵魂,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