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历史悠久的产茶大国,茶文化是传统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但中国人饮茶就其普遍性和日常所需的重要性而言远不及几乎不产茶的俄罗斯。在俄罗斯,人们不能一日无茶,不仅一日三餐有茶,还要喝上午茶和下午茶。作为最普及的大众热饮,无论在家还是做客,无论在食品店还是咖啡馆,无论在影剧院的小吃部还是卖热狗的街头小摊上,只要有卖食品的地方,都能喝到茗香四溢的热茶。我惊异于俄国人对茶的需求如此普遍而强烈。
在我就读的圣彼得堡大学,除了两个供应正餐的食堂外,每栋楼里都有一两个小吃部,出售甜点、面包圈、沙拉、烤香肠以及冷热饮。课间,学生们拥到这里,要上一杯热茶外加一块甜点,边吃边聊。也有胃口好的,再要一份浇以酸奶油的胡萝卜甜菜或圆白菜甜玉米蔬菜沙拉甚至烤香肠,但不管怎样,茶是不可少的。在供应俄餐的食堂,人们取完食物走到旁边码着一排排袋装茶杯的收银台前,总是习惯性地拿起一只放入托盘,尽管茶并非免费的。就连以前不喜欢饮茶的我,不久也习惯了这一动作。
1998年的金融危机使俄罗斯大部分人生活水平下降甚至贫苦化,那些低收入者特别是不能按时领取退休金的老人,基本靠茶就着黑面包和土豆过日子。我住的宿舍有俄罗斯学生,每月250卢布(合10美元)的助学金使他们从不敢奢望鱼肉,甚至连牛奶都不能满足。尽管如此,每顿最简单的饭里也必然有茶。危机使原本就不少的乞丐陡然巨增,这些人不仅在大街上、地铁里等人流多的地方乞讨,食品店、咖啡馆也是他们经常出入的场所。他们通常请正在喝茶的顾客为其买一杯茶或给几个卢布,一拿到递过来的硬币便立刻到柜台前买一杯热茶。若运气不佳,只好喝别人剩下的。
冬天,走在黑雪泥泞的街上,当你感到饥寒交加时,随便拐进一家食品店或小吃店,一杯热茶下肚,寒意顿消。在涅瓦大街前店后厂的老字号“北方”食品店,一年四季都顾客盈门,一杯热茶加一块风味独特的蛋糕,带给食客们的不仅有生理上的满足,还有彼得堡人特有的昔日贵族式的优越感——这在那些穿戴得体但过时的老年人脸上尤为明显。
要说俄国人饮茶,至今才有250多年的历史。1638年,俄国大臣瓦西里 · 斯塔尔科夫给蒙古汗进贡,后者也回赠给沙皇各种礼品,其中有几包所谓最珍贵的礼物——不知何名的草。据传,沙皇并不喜欢这种绿草泡出的水。后来,沙皇使节从中国带回另一种茶,俄国人才喜欢上这种异国的饮品。1679年,俄国与中国签订了第一笔购茶合同。起初,因茶的价格不菲,人们只在逢年过节时才喝。有趣的是,莫斯科的显贵们买茶主要作为药用,因为他们发现,用它做出的饮料能防止做弥撒和杜马开会时打瞌睡。直到19世纪,茶在俄国才成为大众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