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由于两岸尚未开放交流,宜兴紫砂壶大多靠走私的管道进入台湾,由于得来不易,于是紫砂壶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商人「老王卖瓜」以及消费者的「甜柠檬」心理作遂下,紫砂壶的优点被夸大渲染,好象泡出来的茶就如琼浆玉液一般,人间难得几回尝。
在江南一带,甚至还传说着如此一段离谱的故事? 有位泥水匠在盖房子时,将一把紫砂壶遗忘在天花板里。数年后再度翻修房屋时才又发觉,而当年壶中所泡的茶水仍然香甜如故。当然像这种「惊异传奇」除非是在冰天雪地的东北冰原或许还有可能,否则对于讲究卫生,重视口感的台湾人而言,上午喝剩的茶水,到了下午顶多是拿来养养壶,那有人还把它往肚里倒?古今称颂的宜茶性宜兴紫砂壶的「宜茶性」是自古就受到肯定的。
今日的台湾可说是全世界品茗风气最炽盛的地区。在此地,人们泡茶使用的茶具仍以陶壶为大宗,瓷壶、石壶为次。常见的陶壶又包括了紫砂壶、台湾现代壶、手拉坯壶、大陆手拉坯壶及灌浆壶等等,不一而足。在这么多种材质中,或许有超过七成以上的饮茶人口会认同。紫砂壶的宜茶性应为众家之冠,而历来不少科学试验亦支持此一说法。然而茶事毕竟不是冰冷理性的科学实验,它还牵涉到许多复杂的心理因素与感情投射。所以时至今日,我们只能说紫砂壶的确具有优良的宜茶性,至于它是否为「第一名」,或许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紫砂陶是一种介于陶和瓷之间,属于半烧结的精细炻器,具有持殊的双气孔结构,透气性极佳且不渗漏。由于这种特性,所以它能吸收茶汁,壶经久用,自然能于内壁累积出茶锈,此时即使不置茶,叶,单以沸水冲入亦能泡出淡淡的茶香来,紫砂茶具使用越久,不但壶身光泽越加光润,具有耐热性能,冷热急变性佳,寒天腊月即使注入沸水,也不易因温度遽变而胀裂。当然,这点对于地处亚热带的台湾而言,可算是无需忧心。
紫砂砂质传热缓慢,执用时较不易烫手,且性耐烹烧,可放在温火上炖煮,所以用紫砂制成的砂锅十分受到人们的欢迎。此外,紫砂因传热慢,所以保温亦较持久,此点对于喜喝半发酵茶的台湾同好而言,更是一项难得的特点。
紫砂茶具透过茶与文人雅士结缘,并进而吸引到许多画家、诗人在壶身题诗、作画,寓情写意,此举使得紫砂器的艺术性与人文性,得到进一步提升。随着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的兼备,自然也提高了紫砂壶的经济价值,使得陶手能更致力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