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不如美器”历来是中国人的器用之道,从粗放式羹饮发展到细啜慢品式饮用,人类的饮茶经历了一定的历史阶段。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始于宋代。下面就来谈谈茶具的发展史。
汤瓶是点茶必不可少的茶具之一,其作用是烧水注汤。汤瓶的制作很讲究,瓶要小者,易候 汤,又点茶注汤有准,黄金为上,人间或以银、铁、瓷、石为之。黄金制作的汤瓶是皇室以及达官贵族才干使用的茶具,对于普通阶层人士而言,瓷质汤瓶才是首选。
宋代是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潮,除享誉盛名的五大名窑官、哥、汝、定、钧外,浙江的越窑、龙泉窑青瓷,福建的建窑、同安窑,江西吉州窑,南方的磁州窑均生产陶瓷,这些窑口大量生产不同类型的茶具,千年之后,借助这些陶瓷茶具可以领略当时饮茶之盛况。
除了陶瓷茶具宋代的金银器和漆器制作也很发达,考古发掘为我提供了不少银制茶具以及漆盏托等茶具。
明代的散茶种类繁多,虎丘、罗岕、天池、松萝、龙井、雁荡、武夷、大盘、日铸等都是当时很有影响的茶类,这些散茶不再需要碾罗后冲饮,其烹试之法“亦与前人异,然简便异常,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味矣!其实无论是壶泡还是撮泡,较之前代更加简便,而且还原了茶叶的自然天性。
由于茶叶不再碾末冲泡,前代流行的碾、磨、罗、筅、汤瓶之类的茶具皆废弃不用,宋代崇尚的黑釉盏也退出了历史舞台,代之而起的景德镇的白瓷。屠隆《考般木余事》中曾说“宣庙时有茶盏,料精式雅质厚难冷,莹白如玉,可试茶色,最为要用。蔡君谟取建盏,其色绀黑,似不宜用。张源在茶录中也说“盏以雪白者为上,蓝白者不损茶色,次之”因为明代的茶以“青翠为胜,涛以蓝白为佳,黄黑纯昏,但不入茶”用雪白的茶盏来衬托青翠的茶叶,可谓尽茶之天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