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在整体上是一个综合的集成体,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渗透着浓厚的传统文化,其中典型的体现即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特别是佛教,与茶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早在佛教从印度传人中国的初期阶段,就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据《庐山志》记载,晋时庐山就有“寺观庙宇僧人相继种茶”的风气,其中东林寺名僧慧远曾以自种之佳茗招待大诗人陶渊明,谈诗论佛。
到了唐代的百丈怀海禅师制定的《丛林清规》中,更是明确的把禅门饮茶的制度作了详细的规定,成为寺院日常生活修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说,茶和佛教的关系紧密不可分割的。
佛教僧人为什么选择茶作为生活中必备的饮料,并将之升华为修行的重要部分呢?应该说,这与茶性本质有着密切的关联。佛教重视坐禅修行,息心静坐,专注一境,从而开发智慧,体悟大道。在长期的坐禅过程中,要求僧人少食少眠,克服昏沉、散乱等无名烦恼,达至身心轻安,观照明净的状态。从这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来说,茶正好可以提供最理想的帮助。茶叶性淡而俭,醒脑提神,即能够防止磕睡和昏沉;又能够清除虚火,涤荡身心,去除疲劳,对于坐禅修行进入“禅定”,睿发精神,敏于悟道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茶汤清淡净洁,即不会违反佛门的各种戒律,而且符合佛教寂静淡泊,抑欲忌荤,提倡素食的人生态度。佛教精神与茶性本质的内在共鸣,是茶与佛教结缘的必然,也是最终形成“茶禅一味”,“茶佛一味”的基础。
我们从寺院的日常陈设和佛事活动中可以看出佛教与茶的密切关系。一般寺院都设有“茶堂”,是禅僧讨论教义、招待施主和品茗之处;法堂内设有“茶鼓”,是召集僧人饮茶所击之鼓;寺院设有“茶头”,负责煮茶献茶;寺院前有数名“施茶僧”,施惠茶水。不仅寺院的陈设和僧人的职务与茶有关,就连 “寺院茶,’(佛寺里的茶叶)也按照佛教的规则有不少说法:每日佛前、灵前供奉的茶汤,称作“奠茶”;按照受戒年龄的先后饮茶称作“戒腊茶”;请众僧喝茶,称作“普茶”;化缘乞食的茶称作“化茶”。可以看出,佛教对饮茶的重视,使饮茶成为寺院制度的一部分,几乎寺必有茶,僧必善茗。
茶既然渗透到寺院日常生活中,自然与僧人的修行生活发生了关联。佛教认为,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不存在佛法,在生活的每一刹那都可以修行悟道,饮茶既然是生活的一部分,自然也可以通过饮茶参禅悟道。据《五灯会元》记载:儒士陆希声曾拜见仰山慧寂禅师,问“和尚还持戒否?”师日:“不持戒”,问“还坐禅否?”师日“不坐禅”。师曰“听老僧一褐: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酽茶三两碗,意在镢头(注:一种刨土的农具)边”。这里把吃茶与悟道直接联系起来,重在了悟,不存芥蒂。甚至以酽茶三两碗来代替持戒和坐禅,其旨是在借饮茶来明示学人“日常生活即是道”,参悟在心,圆通在意,原不必执泥于种种表象。广为流传的著名公案 “吃茶去”也无非教导人们不要妄生分别,“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破迷开悟应在当下体验,若心生分别,执泥过分,反而失去了禅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