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经》问世1228年时,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将在《茶经》的诞生地举办第十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首届陆羽茶文化节,这一举措必将极大地推动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用心研读《茶经》和历代茶书,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茶经》还是各个朝代的茶书,总是从当时的实际出发,研究种茶、采茶、制茶、饮茶的带有规律性的问题,从各方面阐述如何提高茶的品性以适应当时饮茶者的需要。
陆羽通过自己的调查和实践,总结出好茶生在"阳崖阴岭"这种最适合于茶树生长的生态环境,并指出"烂石"是最好的立地条件;采茶的时间是按照不同地区的气候,与不同茶树的生长规律来规定的,关键是看茶芽的生长情况,以"紫者上"、"笋者上"、"叶卷上,"而且要做到"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通过采、蒸、捣、拍、焙、穿、封七个环节,制成当时流行的饼茶。
宋代贡茶的主要产区转向建安,蔡襄《茶录》就着重论述建茶的甄别和饮用方法;而宋子安的《东溪试茶录》则进一步阐明北苑茶的生态环境和茶质优劣的关系;尤其是赵佶的《大观茶论》,对白茶的独特性能作了生态的描述,对培育茶的良种有重要启示作用。到明代,改饼茶为散茶,于是有许次纾的《茶疏》,详述罗?茶的胜人之处,采摘制造之法和烹点饮啜之要;周高起的《洞山?茶系》更对罗?茶作深入考察研究,作出更确切的论述。到清代,随着龙井茶的崛起,于是有程?的《龙井访茶记》,对龙井茶的特色、立地条件、培植、烹瀹、收藏,作了具体的论述。
我们从《茶经》和历代茶书中应该传承什么呢?最重要的是传承这些著作中所创导的科学精神。我们应该适应新的需求,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开发新的、品质更优异的茶叶品种和茶的制成品,来提高茶产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