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起源于中国,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又赋予了中国茶文化与众不同的特点和内涵。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在民众生活中可谓是一种奇特的文化景观,茶文化的创造与传承经久不衰,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其独有的姿态和地位展现。
茶文化是以茶叶为主体,包含茶叶人文和社会科学的一门学科,是人文和社会学科的结合。它涉及到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和日常生活,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具体反映,体现了一定时期内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的程度。广义上的茶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以茶为基础的、可继承、延续、发展的物质与精神的优秀创造物,是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的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的茶文化则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即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同时也包括社会制度和组织机构。
当今,我们探讨茶文化主要是从狭义角度出发。研究茶文化不是研究茶的生长、培植、制作、化学成分、药学原理、卫生保健作用等自然现象,那是自然科学家的工作,也不是简单地把茶叶学加上茶叶考古和茶的发展史。我们要研究的是茶在被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
从茶叶的行为文化来看,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约定形成的行为模式,通常以茶礼、茶俗及茶艺等形式表现。各地、各民族的饮茶习俗异彩纷呈,各种饮用方式和茶艺程序百花齐放,美不胜收。
茶叶的心态文化则是指人们在应用茶叶的过程中所孕育的新的价值观、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人们在品饮茶汤时所追求的审美情趣,在茶艺操作过程中所追求的意境和韵味,以及由此发生的丰富联想,反映了茶叶的生产、茶区生活、饮茶情趣。
而将饮茶与人生处世哲学相结合,上升到哲理高度,形成所谓茶德、茶道等,则是茶文化的最高层次,也是茶文化的核心部分。
因此,茶文化的研究是既属于社会的精神文明范畴,又不能完全脱离社会物质文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