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是山西的咽喉,中俄茶叶之路前往蒙古草原有两条路:一条从雁门关出内长城后,走山阴县到应县,经左云县、右玉县,然后从明长城重要关隘杀虎口出关。
还有一条是从雁门关出关走山阴县、应县后到大同,然后顺着桑干河流域经河北阳原、宣化到塞上重镇张家口。在张家口整合其它出塞货物后,走张北、三台坝、大清沟至呼和浩特市。这两条路是山西人到口外谋生的主要出塞路线,亦是整条中俄茶叶之路的核心路段。
雁门关古道号称中国四大古道之一,这里是中俄茶叶之路上晋商驼队的必经之路。
在旅游大开发的浪潮下,雁门关在前几年就开始大修,除关楼外,与关楼连接的长城也修复了。关楼的遗存城楼牌匾、碑文、旗杆等文物还在。当年茶叶之路上的驼队,载着数以万计的茶叶或其他货物过雁门关。登上关楼可以看到在高山峻岭之中,古代宏大的边关军事联防工程。
从西口出塞,我们沿着长城的烽燧一路向大漠深处前进。从杀虎口出关到内蒙古首府呼和特市,仅仅100多公里却像走进一个文化长廊:这里是昭君出塞的目的地、鲜卑拓跋氏的龙兴之地和旅蒙商家互市所在,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在这里交汇、碰撞和融合。
生活在蒙古、俄罗斯远东的百姓,除了生产少量生活必需品外,其它的生活日用品都要靠“旅蒙商”运来。货物从关内运来,再由归化城的商号运到蒙古及俄罗斯等地。几万峰骆驼驮运着货物从归化城浩浩荡荡出发,成为史上最为壮观的运输驼队。
当晋商把茶叶卖给俄罗斯恰克图的茶商后,中国段的中俄茶叶之路算是全部走完。但这些茶叶尚未完成它的旅途,而是在俄罗斯境内开展它另外一趟万里之行。俄国茶商在夏季坐船溯河北上,抵贝加尔湖后沿安加拉河西行,辗转往叶尼塞河、鄂毕河、额尔齐斯河,再转往托波尔河,到达乌拉尔山脉之伊尔毕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