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您可能感兴趣的项目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您所在的位置: 3158茶叶网 > 行业 > 茶企业 > 投石为堤 乌龙出海

投石为堤 乌龙出海

福建,提起这两个字人们脑子里总不自觉地浮现出茶叶、泡茶、品茶景象,因为福建南有铁观音北有大红袍两大举世名茶,有着享誉中外茶叶之乡的美名。而厦门,一个创造了新中国无数个第一的美丽海滨城市,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就“茶香四溢”的地方,在福建茶业发展中起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支点作用,而起这个关键作用的最重要的元素,则是雄踞厦门最老牌的茶叶公司,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

建国初期,厦门岛陆之间只能靠船运,很不方便,把鹭岛和大陆相联一直都是全市乃至全省人民以及海外华侨的愿望。1950年,厦门副市长张维兹带领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一起勘察了高崎地质,并提出了“抛石为堤”的修建方案。毛主席听了汇报后,同意了厦门修建高崎至集美的海堤工程并亲自做了批示。于是,牵动整个厦门人民内心的海堤工程终于确定了。毛主席亲自批准修建厦门海堤,这不仅仅是对海堤对于厦门重要程度的肯定,更是坚定了修好厦门海堤的决心。当时厦门海堤,可谓是至关重要。厦门要想成为海湾城市,需要海堤的帮助;厦门想发展经济纵深,需要海堤的帮助;人们想躲避海水的侵害,需要海堤的帮助;祖国想收复台湾,更需要海堤的帮助。因此,修建厦门海堤不仅是厦门人,福建人的事,更是关系到全国大局稳定的大事。1954年初,厦门海堤工程全面开工,厦门市民都自发加入了工程队伍,国家大计,义不容辞,中茶公司也派出人员加入了海堤的修建,中茶公司每天派人为工地上的工人无偿配送茶水,让他们能解渴解乏。工地现场,一万多人,浩浩荡荡,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立志要建好厦门海堤。在负责人汇报工程进度时,毛主席多次强调要抓质量,要抢时间,多次声明了厦门海堤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厦门海堤在当时是起着多么关键的作用。海堤的修建可谓是危险重重,上有敌机盘旋轰炸,下有台风海浪肆虐,在这期间,有很多工人被敌机炸死,被海浪卷入海里淹死,但他们从未畏惧眼前的困难,依然全力以赴,一心建设。中茶的职员也是如此,冒着被炸弹夺取生命的危险,穿梭于浓烟之中,奔波于惊涛之上,从不间断,从不停歇地为工人送去茶水,为的就是能让工人们在极度疲劳的时候能喝上一口热茶,感受在茶香中放松自我的那一刻美好,为的是能让工人们在饥渴难耐的时候喝上一盅香茶,体会那甘露般的清甜甘醇。中茶的职员任劳任怨,默默以自己的方式为海堤建设作出努力和贡献,不求任何回报,他们心里想的都是:只要这一口茶能让工人多一份精力,能让进度快一点,就值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厦门海堤终于在1957年竣工并通车,人们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中茶公司得到了厦门市人民的认可和表扬,为了表彰中茶公司在修建海堤中的无私奉献,厦门市政府决定将“海堤”名称授予中茶公司,作为中茶的茶叶品牌。“海堤”这个品牌是一份沉甸甸的的至高荣耀,只有真心付出者才能当之无愧的接住这份荣誉,而中茶在海堤工程的付出颇多,接受这份荣誉,足以问心无愧,毫不夸张。

海堤修建史

海堤茶叶虽然在发展中一路披荆斩棘,但也并非未遭遇过任何变故与劫难。文革期间,海堤大红袍曾经三度改名,才得以在市场上继续生存。由于“大红袍”之名与“中状元,加红袍”这一“四旧”有关,曾被斥为“封、资、修”,生长于九龙窠的岩茶“大红袍”差点被全部铲除,而后来,终于以更名“大红梅”、“大红岩”作掩护,顺利地过了“破四旧”这一关。“大红袍”被迫更名“大红梅”后,喜爱武夷岩茶的海外华侨惊奇地发现原本天天喝的“海堤大红袍”居然找不到了,销售中的“海堤红罐子”却换成了“大红梅”。不少海外侨胞提出要把“大红梅”更改过来,尽量减少大红袍更名后所产生的误解。这时,受《红岩》的影响,又把大红袍改名为“大红岩”,让“大红岩”革命味道更浓郁。于是,“海堤大红袍”又有了新名字:“大红岩”。

创业指南茶叶市场茶叶文化

关于我们 | 旗下业务 | 品牌优势 | 服务介绍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查看留言 | 诚信315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