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逢碧螺春茶上市时节。但是茶叶市场上碧螺春的销售却不太乐观:一方面,碧螺春产业面临着成本上升、价格滑坡、原料堆积、利润空间大幅缩水等自身困境;另一方面,今年碧螺春茶产量同比增长40%,地产碧螺春或将遭遇最难销售季,行业转型迫在眉睫。
碧螺春的销售压力早就存在了。这几年明前茶四五千元一斤的盛况早已不复存在。面对竞争激烈的销售市场,经销商也是一再压低收购价格。但同时,由于碧螺春茶的栽培模式和加工工艺较其他品种不同,人工成本又居高不下都成为产业发展的头号难题。原本,茶叶就是大众化消费的产品,销售价格过高偏离了大众消费需求,那么到今天,如何从高价位到消费者喝得起的好茶?这都要在市场的调配下逐渐理性回归。
销售不利,倒逼茶企纷纷探索转型:延伸产业链条尝试“绿改红”;扩展销售模式投向电子商务;降低人工成本尝试机械化生产……凡此种种,探寻转型之路尚在摸索阶段,一时难论高下。 比如“绿改红”。目前来看,这种转型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收益,但这样的收益能维持多久?这还需市场从长远的、发展的角度来进一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