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行情“两极分化”
前不久,刚刚落幕的“第五届广州紫砂·陶瓷艺术文化节暨工艺美术精品展”,通过其展出现场的反馈,这场紫砂、陶瓷与艺术文化产业的交流合作盛会,如同风向标一般,将紫砂壶的市场行情清晰的呈现出来。千元以下的礼品壶消费量大幅下滑,而价值上万元甚至数十万元的中高端紫砂壶却依然是销售飘红。
与会专家表示,导致这两种行情趋势的原因,是受礼品市场不景气及经济大环境的双重影响, 2010年到2012年紫砂壶的价格一直在劲升,可在过去的一年,普通紫砂壶价格几乎停止了上涨,虽然势头正在放缓,但现在用于投资收藏的精品仍可保持在10%-20%的涨幅。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季益顺在展会上坦言,现在的礼品市场比以往差一点,但是收藏圈里的大师以及有分量、知名工艺师的作品价位仍是一年比一年高。以他的作品为例,涨幅至少在10%以上。此次他带来的代表作品,是为接下来在深圳拍卖会准备的,因此只展不卖。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邱玉林同样表示,作为一般商品的紫砂壶的确受到很大影响,但大师级别的作品,随着大师年龄的增加,数量在减少,文化含量在提高,价格只增不减,像他的作品,高的可以卖到上百万元。
在走访省会紫砂壶市场行情时,记者了解到,以往三四千元的中间价位的壶是最好卖,但现在买的人明显变少。懂收藏的直接瞄准的是精品,而普通消费者在家或办公室用的,都是选购低价位的,普通商品的紫砂壶在目前表现平平,没有太大的变动。
民间艺人作品也不失为好选择
在与几位省会热衷于紫砂壶收藏的藏友交谈时记者发现,目前,在紫砂壶市场行情呈现“两极分化”的同时,藏友对收藏作品的选择上也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方面,藏家寻求工艺大师的作品;另一方面,收藏爱好者寻求返璞归真的作品,将目光盯上了民间艺人。原因主要是由于民间艺人使用原矿材料做的紫砂壶,做工较好、价格比工艺大师便宜很多,但升值空间也是稳中有升。
资深紫砂壶收藏家李海先生也曾告诫藏友,玩壶、藏壶离不开“型、质、工、饰、款”五字:“型,就是器型。特别是对老紫砂壶收藏、鉴别而言,器型透露着时代特征,也是鉴赏老紫砂壶首要的一点。”现时,收藏老紫砂壶的人较玩新紫砂壶的人要少得多,因为鉴别真伪的门槛比较高。相对而言,玩新紫砂壶的人却比比皆是。玩新紫砂壶,比较容易入门。首先是要选名家,第二是要善于发现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紫砂艺术家,第三是收藏质量好的壶,即“型质工饰款”俱佳的壶,不少民间艺人也有不少精品。但是学习紫砂壶的相关知识以及了解整个紫砂业界的发展情况,是收藏、投资紫砂壶必不可少的,而且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不能光靠读书,还要把玩实物,以及多走多看。
“在这一点上,我是受益匪浅。”石家庄藏友何中宽老先生告诉记者,他自己一直在关注有成长性的年轻大师作品,价格涨幅更明显。他自己曾收藏了某位国家级大师弟子的一款作品,由于其弟子一次“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年度提名奖”的获得,使何老先生收藏的作品价格上涨了20%以上。何老先生同时告诉记者收藏要心情坦然,也不要完全慕名而动。这才是真正的欣赏艺术的态度。只有先端正自己的动机,才能得到货真价实的收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