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您可能感兴趣的项目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19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您所在的位置: 3158茶叶网 > 名茶 > 乌龙茶 > 乌龙茶知识 > 湖北:多项措施推动乌龙茶发展

湖北:多项措施推动乌龙茶发展

  为了贯彻落实湖北省领导关于加快发展有机乌龙茶的重要批示精神,扎实推进有机乌龙茶产业开发工作,调整优化茶叶结构,有效开发夏秋季茶叶资源,促进农民增收,从而全面提升湖北省茶叶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
为了贯彻落实湖北省领导关于加快发展有机乌龙茶的重要批示精神,扎实推进有机乌龙茶产业开发工作,调整优化茶叶结构,有效开发夏秋季茶叶资源,促进农民增收,从而全面提升湖北省茶叶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近日,湖北省农业厅决定在2010年至2012年间组织开展全省有机乌龙茶产业开发工作,并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优势区域发展战略,集中投入,重点开发,典型示范,分步实施,打造品牌,形成特色,推动和促进我省乌龙茶产业健康发展,全面提升茶叶综合生产和市场竞争能力。

  (二)发展目标:力争1年初见成效,3--5年大见成效。到2012年,通过引进繁育、品比筛选,确定适合我省茶区发展的乌龙茶无性系良种5个,利用现有茶园夏秋季开发乌龙茶生产和改植换种面积达到50万亩左右,其中新发展乌龙茶良种面积5万亩,力争亩产值达到5000元以上。按每亩每年增加1000元计,每年新增农业产值5亿元,系列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到2015年,力争夏秋季开发乌龙茶生产和改植换种面积达到100万亩,其中新发展乌龙茶良种面积10万亩,每年新增农业产值10亿元,系列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力争用3--5年时间,把湖北”有机乌龙茶“;打造成全国知名茶叶品牌,实现我省乌龙茶产业突破性发展。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逐步推进的原则,在全省四大优势茶区,重点选择有优越生态环境,有知名茶叶品牌、有重点龙头企业、有乌龙茶生产基础和发展潜力的县市区组织实施。

  2010年,省里重点选择三大知名品牌六家公司实施:即宜昌萧氏茶叶集团有限公司、湖北采花茶业有限公司(开发乌龙茶、恢复发展宜红茶)、十堰市武当道茶(包括竹溪梅子贡茶业有限公司、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圣水茶场有限责任公司和武当山八仙观茶叶总场),每个公司兴办1个乌龙茶示范茶叶加工厂,重点开发采花、萧氏和武当道茶三大知名品牌的有机乌龙茶产品。2011年、2012年分别扩大到咸丰、恩施、鹤峰、大悟和英山、谷城、保康、宜都等县市组织实施,每个县市选择1家重点龙头企业开发乌龙茶生产,扩大生产规模。力争夏秋季改制和新发展乌龙茶生产总面积达到50万亩,乌龙茶产量达到1万吨左右,新增产值达到5亿元,系列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开发出具有湖北特色的”有机乌龙茶“;知名品牌,并培养出一批乌龙茶制茶师、品茶师和茶艺师等专业人才队伍。

  三、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

  (一)引进乌龙茶良种,为提档升级打基础。根据我省现有茶树品种都是适制绿茶产品的生产现状,为开发高档次、高品位的有机乌龙茶产品,从今年起,五峰、夷陵、竹溪、竹山、咸丰、恩施、鹤峰、大悟等县市区,必须有计划引进和发展湖北乌龙茶适栽品种,如铁观音、金观音、黄?、台茶12号等乌龙茶无性系良种,为生产高品质产品和提档升级奠定基础。重点县市区要相对集中连片新发展乌龙茶良种基地面积2000亩至3000亩。为严把品种关,在省农科院果茶研究所兴建乌龙茶无性系良种引进繁育和品比试验示范基地。

  (二)引进创新加工工艺,配套清洁化生产线。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加工工序复杂,要结合我省夏秋季茶树鲜叶资源丰富、品种多样、茶区气候特点和基地海拔高低不同的实际,在吸收福建等省传统加工工艺基础上,在我省不同茶区研发创新加工新工艺。提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培养一批乌龙茶加工技术骨干。鼓励从台湾、福建大力引进乌龙茶加工新机械,在重点龙头企业建设一批清洁化现代化加工厂和清洁化生产线40条以上,年加工能力达到1万吨左右,探索总结具有湖北特色的有机乌龙茶加工新工艺,开发出具有湖北特色的产品。

  (三)加强质量监控,确保产品安全放心。我省开发乌龙茶的优势和卖点应突出”安全、有机“;。为此,要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从源头上严格禁止化学农药在茶叶产区的销售和使用,对项目示范区乌龙茶生产加工企业的产品要加强全程安全监控,实行严格质量检验管理,重点检验分析乌龙茶的农残、重金属及有害微生物等卫生安全指标,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四)跟踪研究乌龙茶内在品质,形成湖北自身特色。要发挥省农科院果茶所的研究检测优势,采取多点取样、多批取样等办法,跟踪研究分析湖北四大茶区乌龙茶内在品质的香气组分、氨基酸茶多酚及矿物质丰富度等特色,研究我省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内在机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我省茶区生态环境优越的优势,在理论上为湖北有机乌龙茶所独有的品质风格探讨科学依据,逐步总结形成湖北乌龙茶的自身特色。

  (五)制定省级标准,推行标准化生产。按照绿色食品、有机茶的生产标准要求,进一步巩固发展和改造提升乌龙茶生产专业基地,2010年开始研究制定《湖北有机乌龙茶》、《湖北有机乌龙茶种植技术规程》、《湖北有机乌龙茶加工技术规程》等三个省级地方标准,在全省统一发布实施,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同时,加快我省有机乌龙茶的国际、国内认证步伐,力争到2012年,全省开发乌龙茶生产茶区通过国际、国内有机认证10个以上。

  (六)恢复发展宜红茶生产。宜红茶曾是我国三大红茶之一,在国内外有良好声誉,也是我省茶叶传统的外销出口产品。湖北采花茶业有限公司已收购湖北宜红茶业有限公司,为恢复发展宜红茶生产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要以采花茶业公司为重点,大力培植加工型、出口型龙头企业,兴建清洁化流水生产线,改进宜红茶加工环境,提高生产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自营出口能力。根据国内红茶市场升温和市场看好的新情况,在巩固扩大出口的基础上,2010年重点开发国内市场,并举办宜红茶专家鉴定和产品推介活动。力争到2012年,实现宜红茶年加工能力1万吨以上,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努力解决宜都、五峰、鹤峰、恩施等茶叶主产县市夏秋茶资源利用问题,增加农民收入。

  (七)加强技术指导。成立湖北省乌龙茶产业开发技术指导组,由省农业厅果品办(经作站)任组长单位,省农科院果茶研究所和华中农大园林学院任副组长单位,成员由湖北采花茶业有限公司、宜昌萧氏茶叶集团有限公司、竹溪县梅子贡茶业有限公司、湖北圣水茶场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武当山八仙观茶叶总场、湖北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等组成。同时,聘请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等乌龙茶专家为技术顾问。技术指导组负责开展技术攻关、技术培训和指导,帮助解决生产难题,办好乌龙茶良种引繁样板和开发示范样板。

  (八)加大投入力度。省专项资金要坚持集中投入,重点开发,主要用于乌龙茶良种引进繁育、加工新机械引进和新工艺新产品研发、技术培训、标准制定、乌龙茶质量检测和品质跟踪分析及品牌建设等,为保证专款专用,发挥最大效益,必须经检查验收后实行”以奖代补“;。同时,省农业板块基地建设项目资金将加大对示范县市倾斜支持力度。各有关县市区要整合有关项目资金,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支持,把乌龙茶产业开发与农业板块基地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扶贫和低丘岗地以及低效林改造等项目有机结合,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推动我省有机乌龙茶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九)加强宣传,扩大影响。乌龙茶文化底蕴深厚,香高味醇耐冲泡,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是拉动现代休闲文化和旅游等二、三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各地要结合湖北茶叶产销实际,大力挖掘弘扬”茶圣“;陆羽、诸葛孔明、炎帝神农等与茶叶密切相关的历史文化等人文底蕴,开展丰富多彩的鄂茶文化活动,紧密融合茶文化、茶休闲和茶旅游,组织举办有机乌龙茶开发技术培训会和专家鉴定评价会等活动,加强产品推介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并通过现代营销策略、建立全国性的市场销售网络,提高湖北”有机乌龙茶“;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有机乌龙茶产业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技术要求高,投入大,也是我省茶产业发展一项全新的重要工作,意义重大。各地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并结合本地实际,成立领导和技术专班,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力争有机乌龙茶产业开发一年初见成效,三至五年大见成效,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鸿运

创业指南茶叶市场茶叶文化

关于我们 | 旗下业务 | 品牌优势 | 服务介绍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查看留言 | 诚信315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