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您可能感兴趣的项目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19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您所在的位置: 3158茶叶网 > 文化 > 茶叶常识 > 历史文化 > 当代中国茶文化研究略评(上)

当代中国茶文化研究略评(上)

丁以寿(安徽农业大学 中华茶文化研究所, 安徽 合肥)摘要:当代中国茶文化研究力量主要分布在高校、科研、文博三大系统,形成了

摘要:当代中国茶文化研究力量主要分布在高校、科研、文博三大系统,形成了专职、兼职和业余的三支队伍。创办了一批茶文化类杂志,出版社也纷纷抢滩茶文化阵地,为中国茶文化研究成果的发表提供了有利条件。20多年来,发表各类有关中国茶文化研究论文约3000篇,出版各类茶文化书籍600多种,主要成就表现在茶文化总论、茶史研究、茶艺和茶道研究、陆羽及其《茶经》研究和茶文化工具书编纂五个方面。此外,在茶与儒道释、茶文学与艺术,茶俗、茶具、茶馆研究等方面,也都有可圈可点的成果。

真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茶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到目前为止,基本形成了专职、兼职和业余的三支队伍,研究力量主要分布在高校、科研、文博三大系统。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陆续创办了一批茶文化杂志,为茶文化研究成果的发表提供了条件。此外,各种茶学类杂志以及一些饮食文化、旅游文化类杂志、大学学报也刊发一定数量的茶文化研究论文。全国数十家出版社也纷纷抢滩茶文化阵地,形成一股茶文化书籍出版热潮。初步统计,近30年来全国刊发的茶文化研究论文约3000篇,共出版的茶文化书籍有600多种。

当代中国茶文化研究的主要成就表现在茶文化总论、茶史研究、茶艺和茶道研究、陆羽及其《茶经》研究和茶文化工具书编纂五个方面。此外,在茶与儒道释、茶文学与艺术、茶俗、茶具、茶馆研究等方面,也有可圈可点的成果。

一、茶文化总论

(一)“茶文化”概念的确立

尽管中国茶文化在中唐时期已经形成,但“茶文化”这一名词的出现却是在当代的事。

在 20世纪70年代末,吴智和撰着《茶的文化》(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1978年)。20世纪80年代初,陈椽在《茶业通史》(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年)中列“茶与文化”专章。其后,茶的文化、茶与文化、茶叶文化、茶艺文化、饮茶文化等频见文着,“茶文化”呼之欲出。

20世纪80年代,“茶文化”新名词在中国海峡两岸先后出现。1984年,庄晚芳在论文《中国茶文化的传播》(《中国农史》,1984年第2期)中,最早使用 “茶文化”一词。1987年,张宏庸在《茶艺》(台北: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7年)一书中使用“中国茶文化”。1988年,范增平等发起成立了 “中华茶文化学会”,“研究发展茶文化学术,发扬光大中华茶文化”。[1]尽管如此,“茶文化”一词在当时还未被普遍接受。1989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大型茶文化展示活动仍称“茶与中国文化”。1990年6月,孔宪乐主编《茶与文化》(春风文艺出版社)一书,还是称“茶与文化”。

不过,从 20世纪90年代开始,作为新名词的“茶文化”已成潮流,势不可挡。1990年8月,安徽省茶文化学会在合肥成立。1990年10月,在浙江杭州举办“首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研讨会主题是“茶文化的历史与传播”,王泽农等向研讨会共提交了50多篇论文,后来出版了《茶的历史与文化——九0杭州国际茶文化研讨会论文选集》(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1年),“国际茶文化研讨会组织委员会”着手筹备成立“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同年,在江西南昌成立了 “中国茶文化大观”编辑委员会,计划编辑《茶文化论丛》、《茶文化文丛》、《茶文化译丛》。到1990年,“茶文化”作为新名词被中国社会广泛接受。

1991 年,王冰泉、余悦主编的《茶文化论》(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对构建中国茶文化学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同年,姚国坤、王存礼、程启坤编着的《中国茶文化》(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这是第一本以“中国茶文化”为名称的著作,筚路蓝缕,开创之功不可没;同年,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陈文华主编的《农业考古》杂志推出“中国茶文化专号”,每年两期。在第1辑上,发表了陈香白的《中国茶文化纲要》等一批有份量的学术论文。

1992年,《茶文化的传播及其社会影响——第二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论文选集》由台北碧山岩出版社出版。同年,王玲的《中国茶文化》(中国书店)出版,这是一部概念明晰、体系完善、结构合理、简明扼要的力作;而朱世英主编的《中国茶文化辞典》(安徽文艺出版社),则是第一部关于中国茶文化的简明实用辞典。

可以说,到1992年,“茶文化”作为一个新概念而被确立。但是作为一个新概念,对其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一时难以统一,所以后来不断有人通过论文、著作对茶文化的概念进行阐释。如陈文华《中国茶文化基础知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黄志根主编《中华茶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刘勤晋主编《茶文化学》(农业出版社,2000年)、姚国坤《茶文化概论》(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年)等著作,如詹罗九《茶文化浅说》(《农业考古》,1994 年第2期)、邹明华《养生,修性,怡情,尊礼——论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农业考古》,1994年第2期、第4期)、韩金科《唐代文化思想发展与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赖功欧《中国哲学中的自然与隐逸观念及其茶文化内涵》(《农业考古》,1998年第2期)和《茶文化:自然与人文精神的综合体》(《农业考古》,1997年第2期)及《茶文化与中国人生哲学(论纲)》(《农业考古》,2004年第4期)、周渝《茶文化:从自然到个人主体与文化再生的探寻》(《农业考古》,1999年第2期)、陈香白《“茶文化”通义》(《农业考古》,1999年第4期)、施由民《试论中国国民性与中国茶文化精神》(《农业考古》,1999年第4期)和《试论中国茶文化与中国文人的审美取向》(《农业考古》,2003年第2期)、鲁明《试论中国茶文化新世纪走向》(《农业考古》,2000年第4期)、余悦《东方闲情的精神品貌——中国茶文化价值显示悖论》(《农业考古》,1996年第2期)和《中国茶文化当代历程和未来走向》(《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及《加强茶文化学科建设的理性思考》(《农业考古》,2005年第4期)、朱红缨《基于专业教育的茶文化学体系研究》(《茶叶科学》,2006年第1期)、丁以寿《中国茶文化研究现状、学科定位和研究队伍建设》(《农业考古》,2006年第5期)、陶德臣《试论中国茶文化研究现状与科学发展》(《农业考古》,2006年第5期)、关剑平《从文化理论看茶文化研究属性-兼论茶学与茶文化的关系》(《茶叶科学》,2008年第5期)等论文,进一步阐明茶文化的概念、内涵、体系和精神。

(二)茶文化学科的确立

茶文化学科是茶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是一门新兴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科。

早在1991年,余悦就撰文呼吁建立“中国茶文化学”,[1]提出中国茶文化结构体系的六种构想,茶文化学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六大问题。王玲也同时提出建立“中国茶文化学”的构想。[2]两位在当时就有自觉的学科意识,难能可贵。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以高校和科研系统为主体的一批茶文化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为茶文化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做出努力。王玲《中国茶文化》、于观亭《茶文化漫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陈文华《长江流域茶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和《中国茶文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姚国坤《茶文化概论》、刘勤晋主编《茶文化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等为茶文化学科建设添砖加瓦;浩耕、梅重主编《中国茶文化丛书》(浙江摄影出版社,1995年)、余悦主编《中华茶文化丛书》(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和《茶文化博览丛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阮浩耕、董春晓主编《人在草木中丛书》(浙江摄影出版社,2003年),对茶文化多方面进行专题研究。此外还出版了许多单本的专题性茶文化研究著作,发表了大量的茶文化研究论文。这些成果,为茶文化学科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004年12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成立直属机构——学术委员会,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茶文化学术研究。对中国茶文化研究进行全面规划,建立茶文化研究文库,组织全国茶文化专家进行课题攻关,目前已经推出一批研究成果。

2005年8月,江西社会科学院在婺源县晓起村主办“中国茶文化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研讨会”,次年8月,又主办了“中国茶文化研究现状、学科定位和研究队伍发展研讨会”,标志着茶文化学科建设的自觉。

更为关键的是,自本世纪初以来,在中国高校中,不仅有茶艺、茶文化专科专业和茶学本科茶艺、茶文化专业方向,而且在茶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培养中也有“茶文化”方向,事实上已将“茶文化”作为茶学的一个子学科,尽管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本世纪初,不约而同,全国许多省市教育、科研人员都在致力于茶文化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终于使得“茶文化学科”地位初步确立。

创业指南茶叶市场茶叶文化

关于我们 | 旗下业务 | 品牌优势 | 服务介绍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查看留言 | 诚信315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