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普洱之热,令人咋舌,无论业界内外均感震惊,普洱市场的混乱与无序,也同样令人忧虑不安!不禁使人思考:这表象之下有多少泡沫与谎言。放眼未来,科学合理地宣传普洱,健康卫生地饮用普洱,共同维护珍惜普洱这一品牌,不要使其步人参乌龙之后尘,昙花一现又复归于平静。
第一伤:越陈越香
科学地讲,从植物自然干燥 “陈”的意义上说,普洱茶跟腌菜或者干菜其实有很多共同点。照普洱越陈越香的说法,普洱茶在自然中其味道散发的越多反而越香,你信吗?照这个理,那茶叶中的铁观音、龙井、蒙顶甘露等也一样的放得越久越好了?
第二伤:能喝的古董
何谓古董,还是能喝的?理直气壮喊出这句话的人不是对历史无知,至少也是对食品安全缺乏认识。试问出土文物中假设发现普洱,这古董你敢喝吗?亲眼看见过一家藏茶厂将不知从何年何月何地找到的腐朽茶砖当作宝贝,置于陶瓮中打上封条盖上红印,开口叫价3800元一匹“砖”。
第三伤:养胃
相对绿茶、乌龙茶而言,红茶、黑茶等全发酵茶,品饮时对胃肠黏膜刺激相对小些,前者饮用过多会产生兴奋,例如晚上睡不着、醉茶等,这时候喝一点糖水或牛奶就可中和酸碱了。重发酵的茶叶中,尤其是康砖、普洱含氟量过高,有些人因为长期食用含氟过高的茶,还容易产生氟斑牙。
第四伤:收藏增值
作为食品,可以被人收藏并期待增值的产品极少,酒是个例外,却也一样有一个上限的保质期。除了现在的普洱,把粗加工农产品作为收藏品的屈指可 数。年年月月植物都会不断生长,推陈出新,世界因此万象更新,生产技术也会更加先进,产品会更加新颖、完善,你的所谓“收藏”的东西越往后越多,你能看到升值的希望没有?
第五伤:做旧
这是最不能容忍的行为。环顾茶行业,大家努力向更高层次、更安全卫生的标准靠拢的时候,唯有普洱在逆势而行。
第六伤:年份
普洱的价钱、等级如何确定?普洱的存放年限是个重要因素,坊间的流行说法是年份越久越值钱,所以商家动辄以20年、30年、50年甚至100年珍品、贡品忽悠你,价钱更是炒上了天,年份就是钱。至今国家没有专门鉴别普洱年份的权威机构,市场上人云亦云。
第七伤:炒作
从唐朝团茶发端,普洱是作为最低廉的饮食植物来源,用来平衡边民因食用过多牛、羊肉带来的体酸不适机体症状的。那时交通不便,为了便于运输,将茶叶压紧成型,用马驮人背运输,这才造就了茶马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