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紫砂壶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最早对于紫砂壶的记述可以追溯到宋代。在北宋欧阳修的《和梅公仪尝茶》一诗中有云“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萧洒有余清”。
同一时期的诗人、书法家米芾在《满庭芳》中也曾吟诵过这样的词句:“窗外炉烟自动,开瓶试、一品香泉。轻涛起,香生玉乳,雪溅紫瓯圆”。
北宋著名诗人苏轼好茶,贬谪宜兴时作的《试院煎茶》中有一句“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的诗句。其中提到的“铫”就是一种烧水的小型吊壶,大约相似于后世的提梁壶,而“石铫”中的“石”很有可能指的就是紫砂一类的制壶材料。
另外,民间传说也可以从中佐证紫砂壶盛行于宋:在宜兴,流传已久的一个关于东坡居士设计过一种提把为三叉的提梁壶,而这种款式一直沿用至今,被称为“东坡提梁壶”。从这些诗句和传说可以看出,在北宋时期,紫砂茶具已经广为流传和使用了。
1976年,考古学家于宜兴的丁蜀镇挖掘出一座古代陶窑和大量的紫砂陶器碎片,经鉴定,确认是北宋时期的遗物。这些陶瓷残片经复原后,可以明显的看出是壶和茶盏等器皿,而且其制作的手法与现存的紫砂壶极为相近。由此可见,北宋时期紫砂壶已经是较为成熟的陶瓷品种了。小编以为,紫砂壶的起源最晚不会晚于北宋初年,而且极有可能在五代十国或者更早的时期就有紫砂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