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您可能感兴趣的项目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19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您所在的位置: 3158茶叶网 > 行业 > 茶叶新闻 > 茶叶深加工带动力需再提升

茶叶深加工带动力需再提升

  近期随着绿茶、白茶、红茶、乌龙茶等茶类的陆续上市,茶叶产销形势再次引起业界的关注。2012年之后,我国茶叶产能过剩问题开始凸显,再加上宏观经济及

近期随着绿茶、白茶、红茶、乌龙茶等茶类的陆续上市,茶叶产销形势再次引起业界的关注。2012年之后,我国茶叶产能过剩问题开始凸显,再加上宏观经济及消费风气改变的影响,传统的茶叶销售显得困难重重,打破单一产业发展格局已经势在必行。

东南快报社《泡好茶》周刊特邀安溪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谢文哲就当前的茶叶深加工与资源综合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上周五已讨论茶叶深加工产品已成为茶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期重点分析茶叶深加工产品的带动力需再提升。

2012年,中茶协首次组织对全国年度茶叶百强企业进行调查,我国24家百强茶叶企业所进行的茶叶深加工产品生产,产品种类主要涉及植物成分提取物、茶粉及溶缩液、速溶茶、医药保健品、液态茶饮料和茶食品等。其中,以液态茶饮料产量最大(20212吨),茶食品的产量为4984.8吨。总销售额为9.5亿元,占百强企业总销售额的2.4%。另外,在产品种类分布方面,速溶茶占46%,医药保健品占37%,茶粉及浓缩液占35%,植物成分提取物占2%。上述统计数字表明,目前,我国茶叶深加工产品主要以提取物原料居多,产品结构单一,应用途径少,产品链延伸不足,普通消费者对于茶叶深加工产品和茶食品的认知度不高、购买力不强。分析其中原因,一方面,是我国茶叶企业特别是茶叶深加工企业均处于转型期或刚刚实现转型,企业资金实力和产品研发能力相当薄弱。另一方面,由于茶叶深加工、茶食品和茶饮料在我国目前尚属于新兴领域,该行业尚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制约了该行业的后续发展。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茶叶提取物农药残留、茶食品加工技术水平较低、技术标准滞后、营销手段有待提升、具有保健功效注册产品较少、终端产品单一、品牌缺失等。以茶叶质量安全为例。如果用于茶叶深加工的原料来源复杂,品质和质量安全难以控制,将直接影响到深加工产品的质量安全、品质、成本和效益。农药残留现已成为当前我国茶叶出口和内销中遇到的首要质量安全问题。除此之外,重金属和稀土元素超标、非法食品添加剂和有害微生物等问题,均影响着茶叶深加工产品的开发生产。现阶段,我国茶叶深加工产品主要集中在茶饮料、速溶茶、茶多酚等几个类别,也有少数企业茶皂素、茶籽油、茶黄素、茶氨酸和含茶食品等。中茶协调查发现,整个茶叶深加工产业目前呈现“三多三少”的发展趋势,即功能性成分制取多、应用开发少;产品品种多,知名品牌少;实验室成果多,转化推广少,同时在发展上出现“三个不平衡”,即产品类别间发展不平衡、生产企业间发展不平衡和区域发展间不平衡。茶叶深加工产品主要以中间态原料即初级产品形式出口或内销,价格低下。以深加工初级产品为原料的含茶食品、保健品、日化用品等健康型“跨界”终端产品的开发力度和产业化程度较低,产品附加值低,不能有效拉动对茶叶深加工原料及茶资源的高价值利用,产业带动力不足。

茶叶深加工行业发展,企业是主体。相关企业应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从医学、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角度,综合运用先进加工技术,着力研发种类丰富、具有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同时,提升企业产品的营销水平,拓展销售渠道,丰富流通体系。而茶叶深加工行业也要建立健全茶叶深加工行业标准体系,出台行业和产品相关标准,强化行业质量安全的监督检查,提升行业标准化程度,增强我国茶叶深加工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责任编辑:忠进

创业指南茶叶市场茶叶文化

关于我们 | 旗下业务 | 品牌优势 | 服务介绍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查看留言 | 诚信315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