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您可能感兴趣的项目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19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您所在的位置: 3158茶叶网 > 名茶 > 黑茶 > 黑茶知识 > 茶经与茶的民间质地

茶经与茶的民间质地

茶经与茶的民间质地驼道或茶道在草原上至今还留有印记,晋商驼道在四子王旗境内有两条线路,一条从东张家口、多伦等出发向蒙古国东戈壁方向行进;一条从呼和浩特出发向蒙古国南戈壁方向行进。东边过来的路在白音敖包苏木德力森浩来与西路汇合,整合后在叫戈

驼道或茶道在草原上至今还留有印记,晋商驼道在四子王旗境内有两条线路,一条从东张家口、多伦等出发向蒙古国东戈壁方向行进;一条从呼和浩特出发向蒙古国南戈壁方向行进。东边过来的路在白音敖包苏木德力森浩来与西路汇合,整合后在叫戈吉日东达音查干陶格盖的地方过境蒙古国。走向东戈壁省的路上有一行人敖包,草原人和旅蒙商共同祭祀。这是旅蒙商人溶入到草原文化中,草原人又为他们作祝福的历史鉴证。同时,也是旅蒙商这一双仞剑能够在草原上沿袭200多年的深层文化所在。目前,大盛魁买卖旧址痕迹依然在草原上存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仍然可以展现旅蒙商人的艰难的草原旅程背景。

杜尔伯特(四子王旗)草原正处在茶叶之路的中路中段,据著名学者阿拉坦敖日格勒教授考证,商路以归化城(呼市)总店为起点,途经达茂、四子王两旗草原,走 18驿站地在四子王旗白音敖包苏木吉斯敖包驿站修整后过境蒙古国,距吉斯敖包不远处往北几十公里还有一个过境口,叫山丹忽拉尔庙。路途有脑木更苏木阿古朗驼道、白音敖包苏木夏巴嘎驿站、德力森好来大营盘等茶道遗址。这些自然也成为追寻者的必然访问之地。乌兰花、王爷府、锡拉木伦庙商铺属归化城各商号的固定营业居点。

茶食是蒙古人食品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民俗文化,茶礼仪在蒙古人的接待、节庆活动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茶以丰盛的五食著称(黑、白、红、黄、绿),“黑食”指白酒、白水、黑茶、精选瘦肉、干肉条、干枣等食品。蒙古人有习惯叫白酒、白水为黑酒、黑水的称谓。“白食”指奶食类食品;“红食”指肉食;“黄食”指黄油等油类食品;“绿食”指沙葱、野韭菜、唐脑、蓿麻等野生菜食,并备有熬制各异的多种茶饮品。蒙古人日常饮食当中的一日三餐,其中两餐为茶,一餐为饭,到了夏季的时候草原牧民一日五餐,其中四茶一饭,即:早晨4—5点,上午9点左右,中午1点左右,下午3点半左右分别有四顿茶食,只有晚上才吃一顿饭。茶食主要以茶、奶食和肉为主。草原牧民这种饮食习惯一直延续至今。蒙古人过年过节或者庆祝之类活动中非常讲究茶食礼仪,称谓“过年茶宴”、“立火茶宴”、“娶亲茶宴”、“婴儿满月茶宴”等叫做“茶请”而不叫“请吃”。茶宴的礼仪顺序一般是:拜哈达—上茶—由主人斟酒—唱三首蒙古长调— 品尝奶食品—肉食等其它食品。当然每次都不是这样,看情况而定。当宴会进行到高潮时,开始上第二道茶(说明宴会已到高潮),同时上肉以外其它食品,包括蒸饺、面食等。待到达一定时段后,再上第三道茶,也说明了宴会即将结束。蒙古人常用茶的进程来表达宴会进行的整个过程。

蒙古人给客人倒茶的方法也有一定的讲究,斟茶手势动作规范,男女有别,在捣茶过程中要客人听到捣茶的声响,这也说明熬制新茶,以礼相待。蒙古人在日常生活当中,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茶器,如茶筒、火炉、茶包、茶碗、茶火盆、祭祀筒、茶壶、茶勺、茶瓢、拉筒等。熬制茶的种类很多,有清茶、奶茶、米茶、油茶、羊尾面茶、干肉茶、泡肉茶、泡奶酪茶等等,具体至应用什么茶按季节客人而定。

在蒙古人的祭祀文化中,唯独茶具备了代表日常生活中的所有祭祀供品全能,民俗有习惯在每天早上做新茶的第一碗必须供献长生天或苍天,尔后才自用。祭天、祭地、送礼等必须有茶的礼品,而且也是主要的供品。一年一度的声势浩大的那达慕大会的蒙古男子三技的奖品必须备有茶礼品。

旧时,一户人家或一个寺庙能存放上百上千块茶是它拥有富裕的象征。

草原上的茶食还有两个最为显著社会功能特征,其一,茶是草原人社交的最重要的媒介,是社交的最好的方式。在这个意义上说,茶远远超出物质名义,成为一种文化方式,变成文化交流媒介。人们一边喝茶,一边聊天,传递信息。往往好人家茶客盈门,消息畅通,办事敏捷。有一句蒙古语成语,意思是说:茶也没有、话也没有,人很迟钝,家庭没有发展。说明茶的重要。其二是,蒙古人的茶食品是最古老而延续至今的快捷食品。只要有茶,这顿饭最快十多分钟就可以吃下。它配有干奶食、风干牛肉、炒米、干炸饼、冬季的冷冻生肉等,即泡即成。这是蒙古人游牧生活和长期战时状态下生成的与自然社会高度和谐一致的饮食文化。茶对游牧民族来说,比农耕民族更需要它,生活中再没有比它更需要的东西了,必其拥有特殊的意义。

茶存乎于民,神化于教,是茶在草原上千百年来延续至今经久不衰的原因。这在喇嘛教寺庙祭祀和经文中得到充分印证。四子王旗希拉木伦庙号称塞北拉萨,该庙直到现在对茶文化非常讲究,庙里每天产生的茶杂都倾倒于指定地点,祭天的茶水也有指定倾倒的地方。茶杂发酵到一定程度,由牧民自行取回后作驱虫等其它妙用。如,旧茶泡脚、洗头、治外伤等等。该庙的最大的一次茶宴发生在 1932年,这是一次盛大的拉茶宴,当时第九世班禅喇嘛来这里惯顶,朝拜者人山人海,民众贡献的茶堆积如山,由四子王旗潘代王爷陪同。该庙座落于元代集宁路砂井总官府附近,庙、府隔岸相望,地势雄伟,此地有一泉水叫班禅泉,水质好,清澈透明,本次招待班禅用的茶宴就是由该泉泉水和最好的赵立桥茶熬制而成,现在,希拉木伦庙用祭祀用水仍然延续这个传统。希拉木伦庙的塞北拉萨之称,也是在本次茶宴中由班禅命名得来,现在,该庙内有两口大锅,每口锅熬的茶可供上千人饮用。

关于茶经,在蒙古草原茶祭民俗历史悠久,尤其在蒙古藏传佛教中形成了完整的茶祭祀礼仪和教规,每当寺庙法会诵经时都可念茶经,蒙古文茶经资料更为可贵。原乌兰察布盟莫日根庙蒙文茶经共有五段祭祀。早茶、午茶、晚饭之前的祭祀和颂祝,麻尼经会专项茶祭。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蒙文茶经保存在原乌兰察布盟莫日根格根庙里,该庙三世活佛莫日根活佛是蒙古族著名的六大史学家之一,他在十八世纪中叶著作了蒙文茶经,从那时起一直延续至今。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即在1995年时,由日本的蒙古学者和内蒙古师范大学的乌•那仁巴图教授在有一次学术交流时得知,英国大不列颠国书院发现了莫日根格根的全集,后用缩印胶卷取回,这是英国人在鸦片战争时期从北京永和宫取走的。

还有一个叫阿旺丹达尔的蒙古大喇嘛给我们留下珍贵专著。阿旺丹达尔(1759-1840),是在蒙古族近代历史上非常有影响的喇嘛教哲学家、语言学家、文学评论家,是著名的印藏翻译家。他一生中著有50多部经书著作,全部是藏文字写作的,其中有一部专著叫“献茶祭注解大宝经”。上世纪80年代由阿拉膳左旗僧人何•全布勒时任左旗蒙古语文工作室主任期间,对阿旺丹达尔的部分著作作了蒙古语翻译,2007年蒙文“阿旺丹达尔文选”出版。我才有幸了解有这么一个珍贵的文献。

该文献中,从茶的来历、茶经的作者及背景、茶的理念及意义三个方面作了论述。文献记载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茶本来是天上神树的叶子,有一年,在人间汉区里皇帝儿子生病久烧不退,太子整天盘腿而坐,祈祷无望。有一天一个白鹤嘴里含着神树的叶子,丢在太子衣襟上,太子见此,顿生灵感泡彻而喝痊愈。从此中国的三皇五帝神农氏,关注百姓劳疾,开创本草名录,惠及群姓。当时对茶的称谓“一日茶、二日木贾、三日、四日茗、五日”的记载,在唐代鲁遇(音)所著的《茶经一元源》中留下。

阿旺丹达尔说道,藏传佛教茶经的作者是宗客巴大师。故茶更负有神圣的使命。以其佛钵化的质地,“茶品是百祭之首”,以其清香之灵,茶是寄养清廉,弃贪图之念的渴(克)星。

阿旺丹达尔注解茶品味有108道,甜、酸、涩、苦、辛、咸六味到甜—甜,酸—酸、涩—涩、苦—苦、辛—辛、咸—咸三十六变,这三十六变又有上中下之分,故有108道茶品,提神启悟,美妙之绝也。


责任编辑:冉冉

创业指南茶叶市场茶叶文化

关于我们 | 旗下业务 | 品牌优势 | 服务介绍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查看留言 | 诚信315专题